注册送钱,助您成为大富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前沿 »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团队发现P2Y14R成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新靶点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团队发现P2Y14R成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新靶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24-03-28 09:20  浏览次数:29
摘 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疾病,包括克罗恩病、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涉及多种细胞类型的改变,如上皮细胞、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疾病,包括克罗恩病、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涉及多种细胞类型的改变,如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目前,临床上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来治疗IBD。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免疫反应过度、病毒感染和肿瘤风险增加。因此,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近期,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http://www.maoyihang.com/sell/l_25/)》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argeting P2Y14R protects against necroptosis of intestinal epIT(http://www.maoyihang.com/sell/l_25/)helial cells through PKA/CREB/RIPK1 axis in ulcerative colit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P2Y14R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未知作用机制,为IB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靶点。
 
  嘌呤能信号在IBD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众多脓嘌呤受体中,P2Y14R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粘膜活检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但其在疾病中的确切作用一直未明。
 
  通过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当P2Y14R在肠上皮细胞中缺失时,实验性结肠炎小鼠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肠道损伤中表现出较轻的症状。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显示,P2Y14R的缺失通过cAMP/PKA轴限制了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转录活性,从而抑制了与Ripk1启动子的结合,进而减少了肠上皮细胞的坏死。
 
  此外,研究者还采用了一种结合虚拟筛选和化学(http://www.maoyihang.com/sell/l_9/)优化的策略,成功开发了一种针对P2Y14R的抗结肠炎药物HDL-16,该药物在实验中显示出显著的抗结肠炎效果。
 
  总之,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P2Y14R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为其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通过在UC患者和实验性结肠炎小鼠中观察到P2Y14R表达的上调,研究者进一步揭示了P2Y14R如何参与UC的发展。P2Y14R的缺失通过调控cAMP/PKA/CREB信号通路来抑制肠上皮细胞的坏死,从而显著减轻肠道损伤。此外,新开发的P2Y14R拮抗剂HDL-16为治疗UC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一发现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团队发现P2Y14R成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新靶点】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