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送钱,助您成为大富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前沿 » 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发现新型小分子,为镰状细胞病治疗带来新曙光

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发现新型小分子,为镰状细胞病治疗带来新曙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24-08-13 09:14  浏览次数:9
摘 要:在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中,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成功揭示了一种新型小分子SR-18292,其展现出在减少镰状红细
  在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中,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成功揭示了一种新型小分子SR-18292,其展现出在减少镰状红细胞并显著改善镰状细胞病患者症状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一创新发现不仅为开发新型、更有效的疗法奠定了坚实基础,还标志着科学研究在攻克这一遗传性血液疾病上的重要里程碑。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8月2日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题为“PGC-1α Agonism Induces Fetal Hemoglobin and Exerts Antisickling Effects in Sickle Cell Disease”。
 
该研究的核心人物,波士顿医学中心镰状细胞病卓越研究中心的Shuaiying Cui博士表示:“我们的发现为那些传统疗法无效的患者点亮了希望之灯。通过激活PGC-1α蛋白,SR-18292展现出了诱导胎儿血红蛋白生成及减少镰状红细胞的显著效果,这为镰状细胞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镰状细胞病,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的红细胞会异常变形为“镰状”或新月形,严重影响血红蛋白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血液流动受阻和剧烈的疼痛发作。传统上,羟基脲作为治疗药物之一,通过提升胎儿血红蛋白水平来缓解症状,但其疗效有限且伴随毒副作用。
 
而SR-18292的出现,则为这一治疗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该小分子不仅能在人类造血干细胞中促进胎儿血红蛋白的生成,还能在镰状细胞病小鼠模型中显著减少畸形红细胞的数量,从而直接改善疾病病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当SR-18292与羟基脲联合使用时,其促进胎儿血红蛋白生成的效果更为显著,为那些对羟基脲单独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为了深入探索SR-18292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队还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对接受该分子处理的人类造血干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SR-18292能够调节多个与胎儿血红蛋白生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别是下调了BCL11A这一抑制胎儿血红蛋白生成的基因,该基因也是CRISPR基因编辑疗法治疗镰状细胞病的重要靶点。
 
面对当前镰状细胞病治疗成本高、可及性有限的现状,Cui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不仅是对现有治疗方法的补充,更是为那些资源匮乏地区的患者带来希望的重要一步。我们期待未来能够将这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让全球范围内的镰状细胞病患者都能受益。”
 
此次发现不仅是波士顿医学中心在镰状细胞病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全球医学界向彻底攻克这一顽疾迈出的坚实步伐。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试验的推进,SR-18292有望成为治疗镰状细胞病的新利器,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发现新型小分子,为镰状细胞病治疗带来新曙光】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