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天冬氨酸信号驱动肺转移的替代翻译机制”的研究报告。这项由比利时鲁汶大学癌症生物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完成的研究,深入解析了侵袭性肺部转移癌细胞中的一种特殊基因表达模式,即替代翻译程序(alternative translation program),并揭示了氨基酸天冬氨酸(aspartate)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研究人员发现,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以及人类患者中,肺部转移灶中的天冬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这种高浓度的天冬氨酸并非直接被癌细胞摄取利用,而是作为信号分子激活细胞表面的NMDA受体。这一步骤触发了一系列内部信号传导,最终导致eIF5A起始因子发生特异性修饰——酪氨酸异构化(hypusination),从而激活替代翻译程序。此程序改变了细胞制造蛋白质的方式,使癌细胞更好地适应并在肺部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该研究还进一步指出,NMDA受体亚单位在肺部转移灶中的表达量相较于其他器官更高,这表明天冬氨酸信号可能是肺部肿瘤生长的一个共同特征,并且强调了研究结果的临床相关性。此外,Fendt博士及其团队注意到,这种机制已经在临床上观察到类似的转化现象,意味着现有药物可能可以针对这个新发现的途径进行治疗干预。
这项研究不仅增加了我们对癌症转移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发新型抗癌疗法提供了潜在靶点。它提出了一个可能性,即通过调节天冬氨酸信号或阻断其下游效应,可以抑制肺部癌症转移,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Fendt博士表示,他们的发现有望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提供一种全新的策略来对抗肺部癌症转移,这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